小小书屋>仙侠修真>唐残>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战尤翻飞(上

第二天,周淮安得到跳荡队校尉王天明带人连夜摸墙偷袭,却无意遇到墙下偷逃出来的漏网之鱼,而得以沿着暗沟攻入牙城,里应外合击溃和收降了大部分的守军;而如今只剩下逃到了节衙里的何怀忠和一小戳死忠,依旧在在困兽犹斗的消息;

然而这一刻,周淮安居然还有点淡淡的惆怅和失落的感觉。就好像是面对一个颇为顽强而值得重视的对手,做好了一应拉锯往复的准备和前戏之后,对方居然就已经一招ko彻底扑街跪了。不过周淮安很快就把这种后世带过来的绪给丢掉。

能以最少的代价获得相对完整的胜利,还是相当值得庆幸的事情。毕竟自己所带出来的这些士卒,每一个都是相当宝贵的潜在种子和火苗;并不是文书上简单而无谓的数字而已。对于自己将来的事业和野望而言,当然能够多存活下来一个就是一个才对呢。

不过因为之前在朱存面前的解释,好像是一不小心又料敌必准式的小小装了一回逼格了,顺便在那些新老部下当中又涨了一点声望和崇拜值什么的;虽然这个额外插曲其实并不在自己预期当中的那个意外收获里,甚至还有点预计落空的尴尬什么的就不足对外人道也了。

事实上一贯以来的周淮安,时不时会给部下讲课和编写宣传材料,并以此一点点的展现身为穿越者,各种带有先见之明倾向的眼光,或是输灌一些在后世见多了之后却是属于老生常谈的判断。

因此,他们的态度也从最初不以为然的兴趣乏乏,演变到如今几乎盲从的崇敬和信赖,甚至有部分人(以后营资序和直属序列为主)完全可以在毫不理解的情况下,也能像无脑死忠一般无条件执行所下达的任何命令。

这其中主要原因当然不仅仅是周淮安口才或是文笔好,而是基于他以往的分析和预见,都逐渐会成为正在应验事实的心理预期。这样从一个准确走向另一个正确的惯性之后,就不难理解部下们对周淮安所积累起来潜在信任基础了。

这样的话就算日后他在行事上有所偏差和谬误,部下们也有相应自我纠正(脑补)式的理解和容错余地。当然了,缺点是在逐渐增长的个人权威和盲从信心之下,却是越来越少人可以正常对等的心态,与他进行相应的质疑和思辩,乃至提出更多具有建树的反驳意见了。

这样就无形间少了中上层可以不断纠正和印证自身得失的来源,而只剩下中下层当中在细节上进行弥补缺漏和善后维持的渠道。正所谓是不论个人意愿于否只要越往权势高处攀升,则越发是高处不胜寒的寂寞。

至少在战略层面和大方向上,周淮安已经找不到可以讨论的合适对象了;虽然还有个名义于自己之上的正使王蟠,但是实际上他的水准已经被出身起点的局限性所束缚,而无法像是正常现代人一般的进行深入交流。

所以他只能不断的时刻自省己身而用历史上来那些类似的例子,来不断作为印证和参照自己的进退得失所在。在这一刻他突然动了某个念头,如今随着实力和底盘的不断争战扩大,自己也似乎缺了几个在军计和谋略上可以替自己分劳的智囊角色;

要说那些参谋组的年轻军士们,只能说是赶鸭子上架式的在自己主导的指挥棒下打转尚可,但是其他方面就显得尤为稚嫩和经验不足,需要足够时间才能成长和历练出自己心目当中的合格水准线;

而参军组里的老卒和其他留用人员,相应行伍和军阵经验倒是不局都被旧式的出身给束缚了,同样需要足够周期的塑造和磨合,来扭转和清除掉这些旧日积习和惯例的残余影响,才能堪以大用场。

最后在周淮安自己幕僚团里的那小猫两三只,基本都是民生、治政、财计和营造方面的实务性人才;以他们的能力作为辅助用来种田和攀科技树尚可;但要他们在军队建设和征战帷幄上有所作为,实在是太过勉为其难了。

其实周淮安还有一个潜在的人选,就是被秘密圈禁在在广州城内,而专门在监督下口述编写自己的额回忆录和行伍经验教训的前管桂经略使李攒。他好歹是坐镇西南群蛮多年而不敢有所异动(都跑去祸害安南了),也屡屡正面击溃和挫败过优势农民军的老派军将和一方守臣。

只是因为顾念家人安慰的被迫落入到了义军手中。因此在拥有足够的实力和凭据之前,周淮安是在不敢轻易启用他啊;一旦把他放出来的影响力或者说是破坏力,其实不亚于如今正跟随在黄巢身边担任礼仪使的前浙东观察使崔缪啊;

对于未能及时殉节还投贼做怅的崔缪,唐廷虽然没有按照十恶不赦之条夷三族;但也是杀全家并清算到了妻族和舅家了;而他这一支崔氏所出身的清河崔氏,也是宣布除以门藉而不入祖祠以为耻辱。

这李攒要是用起来有一个不好,这对于朝廷方面和太平军本身都是一把影响(伤害)力巨大的双刃剑啊。不过周淮安还没有为这个问题困扰多久,就有新的状况出现了。

“秉报领军。。由北城外急讯传来。。”

一名旗语队的当值虞候紧步而至道

“王左锋发现北面水上有官船活动的形迹,已经带舟师驾船追摄过去了。。”

周淮安不由微微皱了下眉头,这王重霸平时不显山露水的看起来颇为沉稳,怎么在这个时候变得冒失起来了呢。要知道太平军现在的内河水面力量还真只能上称得上


状态提示: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战尤翻飞(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